時間:2024-12-05 | 欄目:編程網站 | 點擊:次
Python是一種面向對象、直譯式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,由Guido van Rossum于1989年底發明,第一個公開發行版發行于1991年。Python語法簡捷而清晰,具有豐富和強大的類庫。它常被昵稱為膠水語言,它能夠很輕松的把用其他語言制作的各種模塊(尤其是C/C++)輕松地聯結在一起。常見的一種應用情形是,使用python快速生成程序的原型(有時甚至是程序的最終界面),然后對其中有特別要求的部分,用更合適的語言改寫,比如3D游戲中的圖形渲染模塊,速度要求非常高,就可以用C++重寫。
Python的創始人為Guido van Rossum。1989年圣誕節期間,在阿姆斯特丹,Guido為了打發圣誕節的無趣,決心開發一個新的腳本解釋程序,做為ABC 語言的一種繼承。之所以選中Python(大蟒蛇的意思)作為程序的名字,是因為他是一個Monty Python的飛行馬戲團的愛好者。ABC是由Guido參加設計的一種教學語言。就Guido本人看來,ABC 這種語言非常優美和強大,是專門為非專業程序員設計的。但是ABC語言并沒有成功,究其原因,Guido認為是非開放造成的。Guido決心在Python中避免這一錯誤。同時,他還想實現在ABC中閃現過但未曾實現的東西。就這樣,Python在Guido手中誕生了。
Python在設計上堅持了清晰劃一的風格,這使得Python成為一門易讀、易維護,并且被大量用戶所歡迎的、用途廣泛的語言。Python直接編寫的程序段有時運行效率甚至高于用C編寫的程序。設計者開發時總的指導思想是,對于一個特定的問題,只要有一種最好的方法來解決就好了。Python的作者有意的設計限制性很強的語法,使得不好的編程習慣(例如if語句的下一行不向右縮進)都不能通過編譯。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Python的縮進規則。一個和其他大多數語言(如C)的區別就是,一個模塊的界限,完全是由每行的首字符在這一行的位置來決定的(而C語言是用一對花括號{}來明確的定出模塊的邊界的,與字符的位置毫無關系)。這一點曾經引起過爭議。因為自從C這類的語言誕生后,語言的語法含義與字符的排列方式分離開來,曾經被認為是一種程序語言的進步。不過不可否認的是,通過強制程序員們縮進,Python確實使得程序更加清晰和美觀。
聯系方式
電子郵箱:webmaster@python.org。